智造生态环境 德育生命绿洲

原生态 划时代 新产品

 

 

生物 科技 环保

养殖过程中蓝藻的防治与治理

蓝藻处理问题一直是水产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问题。


蓝藻的症状与危害

蓝藻(水华)大量出现时,水体一般呈蓝色或绿色,水面被厚厚的蓝绿色湖靛所覆盖,被风吹到岸边堆积,不但会发出恶臭味,且含毒素的蓝藻细胞在水体中漂游,当与某些悬浮物络合沉淀,或被养殖对象捕食后随其排泄物沉淀,在鱼池池底富集,对无公害水产品生产会带来巨大的负面影响。蓝藻中的项圈藻可快速产生致死因子,破坏养殖对象的鳃组织,干扰其新陈代谢的正常进行,麻痹神经,使其死亡。蓝藻中个别种不但活体带毒,而且死亡个体分解会产生生物毒素——蓝藻素。蓝藻素量多时可直接造成养殖对象中毒死亡;或者即使数量少,也可通过食物链积累效应危害养殖对象,直至危害人体。

蓝藻形成原因

    1.主要原因是水体的富营养化,简单点说就是水体中氮磷等营养物质比例失衡。水产养殖一段时间后,随着饲喂量加大,水体中的粪便也增多,导致水体中氮磷含量增多,进而形成蓝藻。
    2.蓝藻的大规模爆发一般发生在高温季节,因此温度也是蓝藻形成的重要原因。
    3.有些水产养殖过程中会引入外源水,外源水体中蓝藻含量偏多,引入养殖池水中后容易引起蓝藻爆发。


蓝藻爆发时的危害
    1.产生有毒物质。
    蓝藻会产生蓝藻毒素、羟胺、硫化氢等有毒物质,会破坏养殖水体,严重毒害养殖动物。
    2.诱发疾病。
    大量蓝藻会造成水质恶化,发出恶臭味,诱发大量病原菌滋生繁殖,容易使养殖动物感染疾病。
    3.影响溶氧量。
    大量的蓝藻覆盖在水面,影响其他水生植物通过光合作用产生氧气。并且蓝藻生长还会消耗大量的氧气,导致水体中溶氧量不足,养殖动物缺氧窒息。
    4.减少其他藻类。

    蓝藻的大量繁殖不仅减少了水中的溶氧量,还会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,导致其他水体植物、有益藻类、浮游生物大量死亡,对水体的生态环境影响很大。


蓝藻预防方法
    对于蓝藻处理问题,最有效的肯定是做好预防,不让蓝藻爆发。具体预防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:
    1.早期鱼塘中投放适量的滤食性鱼类如花白鲢可以破坏蓝藻,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蓝藻爆发。
    2.定期喷施枯草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可以分解水体中的有机质,减轻水体的富营养化,还能调节水体pH值、调节水质。
    3.定期补肥补菌。配合枯草芽孢杆菌的喷施,还要定期补肥,促进优质藻类繁殖,抑制蓝藻爆发。肥料要选择可靠厂家的产品,按照水质肥瘦情况施用,不可过度施肥。

4.在水产养殖的第二个月开始,要注意加强底质改良,调节水质。蓝藻易发时期,定期进行水质检测,监控水体中藻类含量。

蓝藻处理方法
    如果蓝藻已经开始形成,就需要及早发现尽快处理了。选择合适的蓝藻处理办法能有效减少蓝藻数量,防止蓝藻数量进一步增多。
    1.蓝藻发生早期时要及时注换新水,调节肥水,平衡水体营养元素。再施加适量枯草芽孢杆菌调节水质。这种方法适用于少量蓝藻。
    2.对于大量蓝藻处理,首先应该泼洒抗应激性药物,然后再使用可靠厂家的灭藻制剂杀死藻类,蓝藻死亡后再用配套药物和EM菌对水体解毒,最后用枯草芽孢杆菌进行水质调节。
    3.如果蓝藻爆发量极大,还可采取物理、化学方法进行除藻,如:人工打捞、喷施化学制剂等。但是这种方法容易对水体或水生生物造成破坏,需谨慎采用。
    

只要平时做好水质调节,定期补肥补菌,就能有效防止蓝藻爆发。

 


2017年7月1日 16:12